周六晚,一年一度的315晚会落下帷幕,尽管此次晚会未直接涉及支付行业,但在315前夕,公安等多部门联合部署了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“黑灰产”违法犯罪打击工作。结合此次行动的内容和315晚会提到的相关案例,以下是支付行业可能涉及的几个问题:
一、停息挂账组织化团伙恶意投诉
一些停息挂账组织化团伙以“债务优化”“征信修复”等名义,教唆消费者伪造困难证明、医疗诊断书等材料,向金融机构发起恶意投诉,要求减免债务,并从中收取高额佣金。此前有案例显示,某银行多次收到非本人来电投诉征信修改要求,最终通过警方介入查获了一条“代理维权”黑色产业链。
二、商户数据被用于精准营销或诈骗
315晚会曝光了“精准获客”软件非法窃取个人信息的现象。支付行业也存在类似风险,部分机构可能通过后台获取用户信息,并转卖给电销公司用于骚扰营销。此类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,执法部门正在加强治理。
三、POS机低费率欺诈
代理商以“0费率”“低费率”为诱饵,诱导商户装机,实际却通过权益系统、隐性手续费等方式牟利。例如,有商户被推销POS机时被告知千分之五费率且无其他费用,结果激活时发现存在高额的“年度流量费”“买断流量费”。
四、电销切机与数据倒卖
支付代理商通过非法购买用户信息进行电话营销,诱导用户更换POS机,甚至有因买卖个人信息被判刑的案例。未来,代理商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。
五、非法套现与盗刷
不法分子利用POS机、虚拟交易平台进行信用卡非法套现,或通过技术手段盗取用户信用卡信息实施盗刷。支付机构需加强风险防控,杜绝为非法套现和盗刷行为提供便利。